|
|
|
目前最受中国网民欢迎的游戏《诛仙》。 |
中国的网络游戏玩家大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一家游戏网站的业务总监,年龄不到30岁。谈到为何热衷游戏,他说:「那纯粹是一种兴趣,在挑战中能够体验升级的快乐!」上班之余,他每天会用两小时左右时间玩网上游戏。
另一位迷上网游的玩家则说,他对网游情有独锺,原因在于游戏中拥有唯美的人物造型,华丽精致的游戏画面,以及超脱尘世的童话境界。
经过10年发展,内地网游产业迅速壮大,生机勃发。知名产品在线人数记录不断被刷新,如网易开发的《大话西游Ⅱ》,在线人数记录2007年10月是60万人,至08年10月已跃升至89万人, 随着市场越来越大,今年第三季度内地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已达到54亿元,同比增幅达到51%,增幅之大,为其它行业所少见。除此之外,国产网游产品还开始打入欧美强势市场。
网游出口逆势增长
中国最大的网络游戏出口商、Nasdaq上市企业「完美时空」11月10日公布今年第三季度未审计业绩显示,企业总收入为5,620万美元,比上一季度增长了14.2%,净利润逾2,900万美元,较上季度增长约21%。
在金融海啸面前,中国网络游戏继续在海外收获果实。除完美时空外,金山、游戏蜗牛等几家重视海外市场的内地企业亦未因金融海啸减低对海外投入力度。目前,有10余家内地网络游戏企业正在同时进军海外市场。
中国出版者工作协会游戏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内地网络游戏企业在进入海外市场方面表现不俗,2007年,它们的28款自主研发产品进入海外市场,总收入达5,500万美元。据预测,今年内地网络游戏的整体海外市场收入还将继续大幅增长。
以完美时空为例,其今年第三季度海外销售额为840万美元,几与今年第一、二季度之和相当。根据目前运营情况,完美时空预测今年第四季度的总收入将比第三季度再增长5%至10%左右。
|
|
|
完美游戏公司在北美新成立的分公司。 |
|
游戏公司人员进行游戏开发工作。 |
扩大拓展海外业务
|
|
一款名为《永结良缘》的网络游戏截图。 |
|
对于金融海啸中内地网络游戏的海外拓展前景,完美时空高级副总裁竺琦表示预期乐观。
据介绍,完美时空除继续保持东南亚市场外,今年还开辟了俄罗斯市场,并在北美设立子公司。明年第一季度,该企业计划在欧洲推行法语版、西班牙语版等产品,并筹划与北美当地的开发公司合作,开发欧美风格的游戏在当地推销。竺琦表示,企业将在金融危机下继续国际化布局,期待明年和后年会有更好成绩。
对于内地网络游戏出口的逆势增长,竺琦认为,这与内地整个产业水平的大幅提升有关,「两年之前,内地和海外的网络游戏产品相比,只能打70分,今年应该已经达到90分的水平。」
竺琦认为,内地网络游戏的高成长性与本土企业具备的独特优势有关。「内地的运营公司有一个优势,它们要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环境,一方面是不同地区间的硬件技术差异,另一方面是中国广袤地域中的地区经济差异、人群喜好差异等。」竺琦说,「中国复杂的消费者构成给企业提供了学习和练习的机会,这些积累的经验给内地网络游戏企业在海外拓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竺琦认为,对内地网络游戏来说,中国文化亦是一种优势。除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网络游戏业令产品整体质量提高外,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中国产品向海外的文化传播。
就美国市场而言,虽然消费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如东南亚国家深入,但近几年的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美国受众愿意主动接触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电影和网络游戏等文化产品。
但另一个方面,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也有劣势。竺琦说,目前内地还没有网络游戏企业在系列产品上具有优势,绝大多数以单一产品打开海外市场,品牌认知度尚低。他说,这将是未来内地网络游戏企业的努力方向。
金融海啸缔造发展机遇
对于网络游戏产业是金融海啸「避风港」的说法,竺琦表示,定论还为时尚早。从目前看,只有汇率和税率变动对网络游戏出口有所影响,但基本无虞。另一方面,金融海啸对内地网络企业而言很可能是一个发展的机遇。目前完美时空正在考虑收购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其目标也包括海外的相关企业。
据专家分析,目前内地大型网络游戏企业鲜有需要大量银行贷款。另外,游戏企业帐期较短,销售渠道畅通。因目前互联网支付方法丰富,网络游戏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几乎是「面对面」,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逐层压帐、应收帐款巨大等问题,减少了营运风险。
|
|
|
武打动作游戏金庸群侠传。 |
|
游戏公司设计室。 |
另一原因是,网络游戏在中国属于「人数众多」及「花费少」的娱乐。大多数内地玩家每月消费约在50元至200元人民币,约相当于一天的薪酬收入。即是说,网络游戏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金融危机对其直接冲击有限。
业界专家指出,网络游戏在内地与海外存在一些具体差异。内地一款畅销的网络游戏,常常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玩家同时在在线,而在美国市场,达到一万人在在线的规模已属少见。在游戏大国韩国,数万人同时在在线的游戏亦不多见。由于货币差价和消费能力有别,海外网络游戏玩家虽相对数目不多,但就人均而言,海外玩家每月贡献的绝对值比内地玩家要高出许多。因后一个特点,海外市场的盈利潜力亦被内地游戏企业看好。
此外,内地网络游戏企业开发一款作品的投入常以千万元人民币计,若把在内地市场推行成功的产品输出海外,其追加成本相对较低。在内地网络游戏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内地游戏企业开辟海外市场亦成趋势。
还有一个现象是,在近几次全球经济危机中,游戏企业都未因之放慢过脚步。1997年韩国经济大萧条时,韩国政府启动了大力发展游戏的策略。2003年,韩国网络游戏出口达7,700万美元,今年则预计将超过7.5亿元美元。一些分析家指出,在全球失业的人群中,以低消费的游戏作为消遣和排解郁闷的方式,是常见现象。
人口众多需求庞大
尽管金融危机让内地许多产业如临大敌,但对网络游戏产业来说,一个重要的信心来源是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已经形成的庞大的游戏消费需求。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委员会于今年初公布的年度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已超过4,000万,比2006年增长23%。预计201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将达到8,400余万,未来增长率预期将高于互联网用户增长率。
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约为105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增长61%,预计未来五年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还将以接近20%的速度逐年增长。
相对于其它产业,中国的网络游戏多为本土自主研发,其附加值较高。2007年,新投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产品为76款,其中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为53款,接近总量七成。当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销售收入达68.8亿元人民币,占本土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的65%,较上一年增长62%。
(来源:香港贸发局)
|